驱动卓越 · 知行合一
最新资讯
最新案例
目标:氛围更健康、管理更成熟、经营更系统 方法:世界级企业成功应用的100余种工具落地 形式:提升认知、落地应用、深耕细作整体服务
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咨询
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咨询
质量强国/质量强省/质量强市/质量强业/质量强企 政策编制/产业诊断/园区指导/企业帮扶/样板打造 精准解读/全面匹配/系统推进/深度服务/长期陪跑
质量强国政策落地服务
质量强国政策落地服务
梯次培育: 县区/市/省/国家级全程陪跑 高效创奖: 十余年数百次成功辅导经验 免费保障: 支持企业创建标杆直至成功
政府质量奖孵化培育
政府质量奖孵化培育

质量强链的创新举措

发表时间:2025-02-17 16:37
大家好,卓越绩效,就找臻卓!
我们是卓越绩效模式专业咨询机构臻卓咨询。质量强链是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。近年来,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,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。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,供政府官员参考,助力各地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质量水平。

正文字数|2778

预计阅读|12分钟



一、强化政策引领与高位推动

质量强链工作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。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,明确质量强链的目标和任务,并通过成立领导小组、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等方式,统筹推进质量强链工作。例如,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,专门成立领导小组,启动实施十大标志性项目。广东省累计投入1.13亿元用于推动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,建立专家队伍和质量提升培训基地。湖北省出台《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》,将产业链质量提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规。这些举措为质量强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。



二、创新质量提升模式

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质量提升模式,形成了“链长组织、链主引领、链员协同、机构赋能”的工作模式。例如,新疆昌吉州以州政府为链长单位,特变电工为链主企业,联合供应商和研究机构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,形成质量一致性评价模型,显著提升了供应链质量。江苏省以质量创新联合体为牵引,协同开展质量技术攻关,推动多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,建立技术研发、专利布局、标准研制、质量提升等协作机制。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和链员企业的协同作用,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。

图片




三、构建质量协同机制

产业链的质量提升需要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同。各地通过建立产业链质量联盟、质量提升培训基地等方式,促进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。例如,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《安徽省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》,首批围绕新能源汽车、先进光伏等产业开展质量强链行动。福建省引导链主企业发挥带动作用,将链员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,实施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。通过这种协同机制,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共同应对质量问题,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。



四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

质量基础设施是质量强链的重要支撑。各地通过建设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方式,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质量技术服务。例如,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措施,绘制质量图谱,“一链一策”制定质量联动提升方案,推动质量强链走深走实。江苏省累计建设国家和省级质检、计量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03个,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站点307个,促进各类质量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集聚。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质量保障能力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图片



五、推动质量技术创新

技术创新是质量强链的核心驱动力。各地通过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攻关、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式,提升产业链的质量技术水平。例如,江苏省遴选22家企业、2条产业链和2个园区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试点,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协同。广东省聚焦新兴产业领域,组织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,形成重点攻关项目清单,推动链主企业将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。通过这些创新举措,各地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质量技术创新能力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

六、强化质量品牌建设

品牌是产业链质量的重要体现。各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,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。例如,湖南省全力推进工程机械质量强链行动,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继续上榜“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”,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。福建省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,构建了供应链质量赋能“134N”模型,通过技术及管理专家团队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全面赋能,提升了产业链的品牌影响力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品牌化发展。

图片



七、开展质量状况调研与精准施策

各地通过深入调研,找准产业链的质量薄弱环节,制定精准的质量提升方案。例如,山西省采取座谈调研、上门“把脉问诊”等方式,绘制产业地图和质量瓶颈图谱,分级分类梳理质量问题清单,制定“一链一策”质量强链工作方案。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逐链梳理质量要素资源,绘制“1650”产业体系质量图谱,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准薄弱环节和建设方向。这种精准施策的方式,确保了质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推动产业链质量水平稳步提升。

图片



八、加强质量人才培养

质量强链离不开高素质的质量专业人才队伍。各地通过开展质量培训、引进外籍专家等方式,加强质量人才培养。例如,河北省大力开展“助企引智”服务工作,为多家企业引进外籍质量专家,有效提升了企业质量控制水平。江苏省推动链主企业牵头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,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质量人才培养平台。通过这些举措,各地为质量强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

九、启示与借鉴

全国各地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探索出的这些创新举措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政府官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这些经验:


高位推动与政策引领:政府应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,出台相关政策,明确目标和任务,统筹推进质量强链行动。


创新质量提升模式:探索适合本地产业特点的质量提升模式,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和链员企业的协同作用,形成质量提升的合力。


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:加大对质量基础设施的投入,建设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,整合计量、标准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等资源,为企业提供全链条、全方位的质量技术服务。同时,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提升产业链的质量保障能力。


推动质量技术创新: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攻关,鼓励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。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、税收优惠等方式,激励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。


加强质量品牌建设:实施品牌战略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。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,加强品牌宣传推广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同时,加强对品牌的保护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,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。


开展精准质量提升行动:通过深入调研,找准产业链的质量薄弱环节,制定“一链一策”的质量提升方案。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,精准定位问题,精准施策,确保质量提升工作取得实效。


加强质量人才培养:将质量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,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。同时,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,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。政府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、培训补贴等方式,支持企业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。


质量强链是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。全国各地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探索出的创新举措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政府官员可以从高位推动、创新模式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、推动技术创新、加强品牌建设、开展精准提升行动、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,结合本地实际,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强链方案,推动产业链质量水平全面提升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
【声明】本文版权归臻卓咨询所有,欢迎各媒体、公众号等平台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,并在转载前与我们取得联系,获取转载授权,谢谢!
文|小卓   图|部分来源网络  
编|小越  
如果您想:
  1. 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?
  2. 了解质量强国的建设纲要出台背景和特色亮点?
  3. 了解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学习读本的主要内容?

......


请关注“臻卓咨询”,并私信小编。臻卓已成功帮助7+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,30+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,100+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。

图片


website qrcode

手机版网站

关于我们
产品与服务
标杆案例
臻卓资讯
扫码咨询
服务热线:193 8696 5515      座机:0731-88102358
订阅号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关注我们
在线客服
 
 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8:0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 联系方式
服务热线:193-8696-5515
座机:0731-88102358
邮箱:oy.sx@163.com